樂山市因地制宜推動“一村一幼”優質發展
- 時間:
- 2019-01-14 10:03:48
- 作者:
- 姚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四川教師資格網




為促進學前教育均衡,樂山市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措施助推“一村一幼”優質發展。
聚焦核心,務實幼兒入園舉措。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原則,緊緊圍繞讓彝區幼兒能入園、入好園目標,在全部免除“一村一幼”幼兒保教費和寫繪本費基礎上,組織30多名學前教育專家、學者編寫《我們的語言》《我們的生活》《我們的安全》等系列彝漢雙語幼兒輔助會話教材,免費提供給幼兒使用,幫助彝族幼兒盡早突破語言關、文明關和安全關,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抓住關鍵,保障教師工資待遇。在全額落實“一村一幼”教師省級補助經費基礎上,市財政每年向每位教師發放1.2萬元勞務報酬,確保年收入達3.6萬元,并以此為基數按政策購買社保。各縣(區)堅持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教師工資待遇。馬邊縣、峨邊縣將“一村一幼”教師納入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范圍,按艱苦程度分別給予80—90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;峨邊縣按平均4800元標準發放“一村一幼”教師年終慰問金;金口河區按人均4000元標準發放“一村一幼”教師年終績效。
突出重點,注重衛生習慣培養。堅持將培養“一村一幼”幼兒良好衛生習慣作為工作重點,開設“文明生活教育課堂”,創新推行洗手、洗臉、洗頭、洗澡“四洗”教育,堅持把“飯前便后要洗手、勤洗澡、勤洗頭、勤換衣”等良好衛生習慣融入幼兒日常學習活動,通過集體活動、游戲等方式,有序引導幼兒自覺洗手,培養幼兒愛干凈、講衛生的意識和能力。
發揮作用,強化文明新風引領。切實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,堅持從簡單禮儀和行為規范入手,在“一村一幼”全面開展玩具、餐具、洗漱用具、毛巾、鞋擺齊“五齊”行為養成訓練,讓幼兒在自由操作過程中培養規矩意識,養成良好習慣。每月組織開展“小手牽大手”“感恩教育”“家長座談會”等活動,通過幼兒行為影響、改變家長不良觀念和行為,實現“教育一個學生,帶動一個家庭,影響一個社區,文明整個社會”目標。
免費領取教資筆試/面試/普通話備考資料>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