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資格語言篇面試技巧:教師語言藝術概述
- 時間:
- 2018-12-21 13:42:06
- 作者:
- 趙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四川教師資格網




【語言及教師語言】
(一)語言
本質,指“事物本身固有的,決定事物性質,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”??梢姳举|是事物全貌的反映。作為一名教師,理解語言的本質對教師的教學、說課非常有益。
不同的時代、不同的學派給出了不同的解釋。喬姆斯基認為,語言是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形式,語言是認知心理學的一部分,人類的心理活動取決于人腦的物質結構,所以語言是一種物質現象、自然現象。美國學者D.海姆斯認為語言就是一種社會現象,研究語言必須與它的社會功能聯系起來。他們的研究傾向于語言是為人類特有的一種符號系統,從認知角度去解釋。事實上,語言的含義非常廣泛,如《辭海.語言文字分冊》對語言作了如下的解釋∶“語言,人類最重要的交際的工具。它同思維有密切的聯系,是思維的工具,是思想的直接體現,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之一。語言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,以詞匯為建筑材料,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。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,它隨著社會產生而產生、發展而發展,一視同仁地為社會各階級服務。”
語言有狹義和廣義之分。狹義的語言,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,由語法和詞匯兩部分組成的一套符號系統,包括口頭語言、書面語言及記載書面語言的文字。廣義的語言,是一種作為社會交際工具的符號系統。不僅包括口頭語言,還包括物體語言、體勢語言、時空語言等。
由于交際的需要,古人以“石”、“繩”記事,相互交流。隨著人類的發展,以文字與聲音為基礎的語言成為了人們交際的工具,成為了研究的重點,這也正是通常所指的狹義語言。另外,狹義語言的研究是最為高級的形式。但對于狹義語言的認識人們有些偏頗∶一是把語言局限于人的范疇,只有人才有語言;二是把語言僅僅理解為語音、詞匯、語法的綜合。三是以有聲語言為主,以文字為傳播的媒介。
隨著人們對語言的研究更加深入,重新回歸了“語言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”的認識,因此,出現了副語言,即物體語言、體勢語言、時空語言等新概念。在語言的研究過程中,先是物體語言,后是體勢語言。體勢語言比物體語言更具有靈活性,雙方可以直接面對面交流,會表現出一定的粗糙性,但比物體語言有了進步。
免費領取教資筆試/面試/普通話備考資料> >